第一章 公开招标
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宁夏煤业金家渠煤矿深埋复合顶板工作面矿压******************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国内资格后审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项目概况、招标范围及标段(包)划分:2.1.1项目概况:金家渠煤矿13采区130308工作面最大埋深达到910m,而其上区段工作面及相似地质条件的3煤工作面易出现较大范围悬顶,工作面局部压力升高,导致矿压显现,微震大能量事件发生频繁。其表现主要为工作面顶板破碎,易出现片帮、漏顶情况,风、机两巷围岩稳定性较差,两巷超前段持续底鼓,且底鼓量较大,影响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矿井其他深埋3煤工作面在初采初放阶段采取顶板爆破预裂措施后,初采阶段矿压显现得到一定控制,但后续回采过程中局部矿压显现仍然明显。因此,拟开展“金家渠煤矿深埋复合顶板工作面矿压显现机理与卸压技术研究”,从顶板水力压裂工程入手,结合相应的矿压监测手段,开展矿井深部煤层矿压防控、机理研究、体系建立等,探索深埋复合顶板煤层开采矿压管控技术手段。
2.1.2招标范围及标段(包)划分:本项目不划分标段。招标范围主要包括金家渠煤矿13采区130308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水压预裂效果与矿压显现分析、3煤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与规律研究、后续3煤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水力预裂制定及3煤顺槽巷道支护参数优化与验证研究。
2.1.3项目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冯记沟乡雨强村金家渠煤矿。
2.2 其他:/
2.3 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2.3.1 主要研究内容:
(1)深埋复合顶板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和规律研究:分析13采区130308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破断能量动态演化规律与采场应力动态演化规律,初步总结深埋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和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手段对13采区130308综采工作面倾向及走向应力环境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掌握覆岩破断采场应力环境动态演化规律;利用已有井下微震监测系统和定位技术,立体监测13采区130308综采工作面覆岩活动;基于震波CT原位探测技术的采场范围内各等级矿压显现危险区域划分。
(2)深埋复合顶板工作面顺槽巷道围岩受力特征分析及支护参数优化:基于上述矿压显现特征分析与研究,总结深埋复合顶板工作面顺槽巷道围岩受力特征,提出相应管控重点;提出适应深埋复合顶板工作面顺槽巷道的支护参数,以130304综采工作面埋深超过700m顺槽巷道与切眼进行试验,并开展分析、总结工作,完成适合深埋复合顶板工作面矿压防控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
(3)基于区域水力压裂技术的矿压防控技术研究:提出3煤区域水力压裂关键层位确定和布置方案;提出金家渠煤矿13采区后续3煤工作面区域水力压裂布置方案。
2.3.2 预期目标:
(1)完成13采区130308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破断能量动态演化规律与采场应力动态演化规律研究与总结,得出深埋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和规律,掌握覆岩破断采场应力环境动态演化规律,划分采场范围内各等级矿压显现危险区域。
(2)以130304或130310综采工作面顺槽巷道为试验巷道,完善13采区3煤剩余区段深埋复合顶板工作面顺槽巷道围岩受力特征分析及支护参数优化。
(3)得出13采区3煤水力预裂关键层位置,并制定出13采区后续3煤工作面区域水力压裂布置方案。
(4)对上述研究成果形成综合性研究报告,并总结出针对金家渠煤矿13采区3煤的深埋复合顶板工作面矿压防控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
(5)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
2.4 项目总工期:项目总工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资质条件和业绩要求:
【1】资质要求:(1)投标人须为依法注册的独立法人或其他组织,须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2】财务要求:/
【3】业绩要求:2021年11月至投标截止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投标人须至少具有单项合同金额不低于100万元的矿压治理研究的合同业绩1份。投标人须提供能证明本次招标业绩要求的合同扫描件,合同扫描件须至少包含:合同买卖双方盖章页、合同签订时间和业绩要求中的关键信息页。
【4】信誉要求:/
【5】项目负责人的资格要求:(1)投标人为本项目配备的项目负责人须至少具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2)项目负责人须至少具有1个矿压治理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工作经历,投标人须提供能证明项目负责人业绩的合同,若合同中无项目负责人姓名,须提供对应的验收证明或用户证明等有盖章的证明材料(须含工程名称、项目负责人及单位名称)。
【6】其他主要人员要求:投标人拟任技术负责人须为投标人正式员工,须提供投标人为上述人员缴纳社保的证明(2024年1月至投标截止日之间至少连续缴纳6个月,提供社保机构出具的盖章证明或社保网站截图加盖投标人公章)。
【7】科研设施及装备要求:投标人须具有深部开采岩层控制或矿井灾害防治方向的省部级及以上工程技术中心或实验室(提供认证证明或批复文件等证明材料予以证明)。
【8】其他要求:/
3.2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招标文件的获取
******集团(************************集团生态协作平台→帮助中心→“统一客商门户操作手册”。
4.2 购标途径:已完成注册的投标人请登陆“国能e招投标人业务系统”,在线完成招标文件的购买。
4.3 招标文件开始购买时间2025-02-26 09:00:00,招标文件购买截止时间2025-03-03 16:00:00。
4.4 招标文件每套售价每标段(包)人民币第1包70元,售后不退。技术资料押金第1包0元,在退还技术资料时退还(不计利息)。
4.5 未按本公告要求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得参加投标。
4.6 其他:/
5.招标文件的阅览及投标文件的编制
本项目采用全电子的方式进行招标,投标人必须从“国能e招投标人业务系统”“组件下载”中下载《国能e招投标文件制作工具》及相关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投标人自行登录到“国能e招投标人业务系统”:******。
2)点击右上方“帮助中心”按钮,下载《招投标系统用户手册-电子标(投标人手册)》。
3)点击右上方“组件下载”按钮,在弹出的页面中下载“国能e招驱动安装包”及“国能e招投标文件制作工具”并安装。
注:本项目招标文件为专用格式,投标人须完成上述操作才可以浏览招标文件。
4)投标人必须办理CA数字证书方可完成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本项目的投标,CA数字证书办理流程详见:国能e招首页→帮助中心→“国能e招电子招投标项目数字证书办理流程及须知”。
注:投标人需尽快办理CA数字证书,未办理CA数字证书或CA数字证书认证过期的,将导致后续投标事项无法办理。
5)投标人须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在“国能e招投标文件制作工具”中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制。具体操作详见《招投标系统用户手册-电子标(投标人手册)》,其中以下章节为重点章节,请投标人务必详细阅读。
1.1--1.7章节(系统前期准备)
1.9章节 (CA锁绑定)
2.5章节 (文件领取)
2.9章节 (开标大厅)
3.1章节 (安装投标文件制作工具)
3.2章节 (电子投标文件制作)
6.投标文件的递交及开标
6.1 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及开标时间为2025-03-18 09:00:00(北京时间),投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通过“国能e招投标人业务系统”递交电子投标文件。开标成功后,国能e招投标人业务系统对开标记录表和投标人在投标文件制作工具“投标文件组成(报价部分)”上传的文件进行加密,同时将加密的开标记录表发投标人备查;商务(不含报价)和技术评标完成后,国能e招投标人业务系统显示开标记录表和投标报价文件,发送密钥供投标人验证开标信息。
6.2 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国能e招投标人业务系统”将予以拒收。
6.3 开标地点:通过“国能e招投标人业务系统”公开开标,不举行现场开标仪式。
7.其他
7.1 信息公开说明:
(1)开标阶段,对投标人的资质、业绩、拟任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设总)/总监理工程师的相关证件(如有)等信息向所有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进行公示。
(2)中标候选人公示阶段,对中标候选人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资质、业绩、拟任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设总)/总监理工程师的相关证件(如有)向社会进行公示。
(3)未进行公示的业绩(补充公示的业绩视为已公示业绩),评标阶段将不予认可。
7.2 注:
1.本项目在开标阶段,将对投标人的资质、业绩、拟任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设总)/总监理工程师的相关证件(如有)等信息向所有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进行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阶段,将对中标候选人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资质、业绩、拟任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设总)/总监理工程师的相关证件(如有)向社会进行公示。
2.未进行公示的业绩(补充公示的业绩视为已公示业绩),评标阶段将不予认可。
8.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招标公告同时在国能e招(******)和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上发布。
9.联系方式
******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宁夏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 编:750000
联 系 人:常锋
电 话:******
电子邮箱:******
******有限公司
地 ******有限公司银川分公司地址:宁夏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宁夏煤业4号楼426房间)
邮 编:753000
联 系 人:闫磊
电 话:******
电子邮箱:******
国能e招客服电话:010-******
国能e招客服工作时间:8:30-12:00;13:30-17:00(法定工作日)
国能e招登录网址:******
附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